熊东遨:好诗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作者:熊东遨 发布时间:2022-04-21 浏览量:

熊东遨,别署忆雪堂。湖南宁乡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审委员;中国楹联学会、新华诗社、诗刊子曰诗社顾问;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在湖南电视台开辟“诗词曲联”系列讲座,将传统诗词教学搬上屏幕。已出版《诗词曲联入门》、《古今名联选评》、《诗词医案拾例》等专著三十馀种。参与《诗经鉴赏辞典》《唐宋八大家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名胜诗话》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百年文言》 等十馀部大型文献辞书的编撰。2015年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称号;2017年获《诗刊》“陈子昂年度诗词奖”。

 

 

 

好诗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在“八桂诗坛”换届选举大会上的演讲

 

各位诗友好!

昨天李树喜先生发言讲到:唐诗是酿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的诗是怎么出来的呢?林老说得对,诗的最基本的特征,最基本的要素是“情”。“诗者,文学之精也。难从笔上得来,应自心中流出。心中无激情,不可强做。勉强落笔,恐其画虎不成反类犬耳。纵有千言,何足言价?”这是拙著《求不是斋诗话》里的一段。没有情的诗,不带感情的诗,没有价值,就这个意思。所以我要说,诗,是流出来的、蹦出来的、跳出来的!不是牙膏,要挤才出得来。我强调的是,诗要自然流露,当你心里有激情了,想写了,就会封都封不住。如果你只是为了应酬,硬去挤,四平八稳来几句,那就叫“套”;不是“套”就是“常”。即所谓“常话”或“套话”。这样的诗,意思不会太大。所以我要发掘一下林老刚才那番话的内涵:诗,要流出来。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讲讲我对诗词创作的个见。

 

林老刚才讲到了“取前人之诗”、“成语入诗”的问题,我就接着这个话题讲。我认为,取前人之语入诗有五法:

一曰“原样搬来”

什么叫“原样搬来”呢?就是前人有什么样的成句,我把它弄来,用到自己的诗里边。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是李贺的,前人用过,我们当代的伟人毛泽东也用过,这个就叫做“原样搬来”。虽然是照搬,但不叫“偷”,而叫“借”。借用前人成句,明清以来成为时尚。自己诗里用一句前人的现成句子,用得好、用出新意来的话,是非常妙的。借了不用还,事实上就是偷;说“借”,显得风雅一点。我们谁见过借了别人的诗有还给人家的?从来不用还,你借了就是你的了。所以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

妙手空空,诗之一式。善偷者亦高才,前提是要善偷。此法固佳,但不宜多用;多用则难免捉襟见肘。偶尔借借可以,你每一首诗都借人家的就不好了啊。这是第一,原样搬来。

二曰“稍动手术”

此法也称之为点化。“天若有情天亦恼”,恼火的“恼”,这是我的同乡、前辈诗人刘人寿先生的名句。把衰老的“老”,变成恼怒的“恼”,用来形容文革时期极左势力对知识分子和老同志的迫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老干部要打倒,知识分子要打倒!像黄老师这样的,肯定是“反动学术权威”,也在打倒之列吧?这种摧残知识分子,迫害老革命,殃及平民百姓的“阶级斗争”,还得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得你鸡犬不宁,怎么得了?“天若有情天亦恼”,老天爷看不下去,要发怒了!这就叫易其一字,意思全新。烦恼啊!恼怒啊!恼火啊!原来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只是说它形体衰颓了,老化了。这时说的是老天爷带情绪了,要发脾气了!是不是跟原来的意思大不一样?这就叫点化。仅易一字,大胜前例。

三曰“剪枝嫁接”

所谓“剪枝嫁接”,就是用前人成句一半,或者用它三个字,或者用它四个字。“雄鸡一声天下白”,谁的诗啊,还是李长吉(李贺)的;另一个版本是“雄鸡一唱天下白”。毛泽东把它剪枝嫁接到自己的词里边,变成“一唱雄鸡天下白”。整个都是李贺的,只不过是将字序搬一下家,剪断中间放到边上去。因为李贺的诗不合律,它是古体;毛泽东要把它变成自己的词,必须合律,所以动用了“剪枝嫁接”法。自枝接在自干上,倒也别出心裁。

“剪枝嫁接”,真是妙味无穷。不过操此法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神偷”与“俗手”之分。康熙年间有一位名气并不很大的诗人史夔,就属于那种从不轻易出手的“妙手神偷”;一旦出了手,就是窦尔敦盗御马——朝野震惊,江湖失色。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他偷明代徐祯卿《简唐伯虎》中的诗句来《赠李解元鹗君》了。徐氏的原句是:“十里青山骑犊醉,一床黄叶拥秋眠”。这诗写得极为风流潇洒,淡远空灵,当时就被誉为“无上妙品”。打它的主意,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但史夔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他既要做人情,又不想花血本,便趁机做下了这桩“没本钱的买卖”。诗一划到他的名下,立即就贴上了新标签:“一瓮白云邀月醉,半床黄叶拥秋眠”。他也真够绝的,为了掩人耳目,干脆“山”也不要了,“犊”也不要了,只邀一个李太白的月亮作陪,造出些“对影成三人”之类的假象,叫你无法查证;“黄叶”也减去它“半床”,另添“一瓮白云”作补偿,优哉游哉的,似乎还略占了些便宜。这样一来,明朝那个姓徐的要和他对簿公堂,只怕是输多赢少了。

四曰“另着衣衫”

“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杜少陵的诗。人走在云雾山中,突然一道石壁拦在前面,怀疑无路可行了;结果云一散开,又看到了另一番天地。陆游将其“另着衣衫”,变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意思完全是从老杜那来的,都是说,看似没有希望、没有出路了,忽然之间,出现了新天地。

少陵和放翁这两句诗,谁的更有名呢?我们记得的是哪一句?恐怕多数人都只记得陆游的,只有少数的人记住了老杜那一句。就是说,放翁这一句,强过老杜了。为什么?“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它有形象,见生机;而老杜那句,只说到石头阻着你了,看不到有更多的生机。这是大家手法,衣衫另着而模样已全然不似古人,有了自家面目。这是取前人之语入诗的第四法。

五曰“化其神意”

所谓“化其神意”,就是我把你的意思化用到我的作品里边来,但不要你的原型,甚至连字面都不取。重在一个“化”字上。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谁的诗?李白的诗。说了一个什么事情呢?中心思想就是人与山的相互爱恋:“人山之恋”。注意,那是李白的口气,李白是天才哦,大诗人,那口气很厉害。敬亭山对他根本没有什么态度,也没有任何表示,他自己就单方面宣布“两不厌”了!真是“爱你没商量”。这就是李太白,他不须要敬亭山表态,他是山大王,用霸气赢得“压寨夫人”。这样的爱法,虽难免粗野、强暴了一些,但也不失为英雄本色。

到辛稼轩就不同了,还是“人山之恋”,其口气可柔和、风趣得多:“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他着了一个“料”字,用猜测的口气来对对方的心思加以试探,很温和、很策略,“爱你有商量”。他这一个“料”字下去,让你心里边感觉到没有被强迫;上了钩,你也是自愿的!当然,稼轩这样做,也是心中有数,因为他手里扣着一张底牌。什么底牌?“情与貌,略相似”。你青山美,我辛稼轩也美,天底下没有比我更美、更好的了,你不爱我还能爱谁呀?哦,原来他的霸气是霸在骨子里头!

张养浩,元朝人。他也写“人山之恋”:“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这是曲。他没有辛稼轩式的风趣,属于没有商量的那种,有点霸蛮;但又不同于李太白的豪气。他是什么气?流气!类似于有些人谈恋爱时的那种死缠烂打。你不嫁我?我天天来!“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直缠到你嫁给我为止。单相思往往有喜剧效果,估计这“云山”最后只好嫁给他。

高手就是高手,一段人、山之恋,时间上从唐偷到宋,从宋偷到元,形式上从诗偷到词,从词偷到曲;明摆着的事,居然叫你贼捉不到赃,奸捉不到双,那出神入化的手段,便是“失主”李太白见了,只怕也要连说几声:“佩服!佩服!”他不能不佩服啊,神意就这样叫人化去了。妙取前人神意而不着形迹,是“偷诗”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重点学习。

这是由我的一段诗话衍化而来,叫做取前人之语入诗五法:“原样搬来”、“稍动手术”、“剪枝嫁接”、“另着衣衫”、“化其神意”。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段。再说第二段,关于“道前人所未道”。我有一则诗话,原文是:

“诗以能道前人所未道者为高,以能道前人道而未至者为更高。此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尺’者也。此‘一尺’较前‘百尺’,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诗要“道前人所未道”,这个大家都听说过;要“道前人道而未至”,这个是我说的。前人道过了,没道穿,你接着道穿,或道出新的意,才称得上“道而未至”。这叫突破。道前人未道,当然好;道前人道过的,但是它没有至,那就更好,更难。它还不完全是翻案,而是更高一级,更进一层。

那么怎样才能“道前人所未道”乃至“道前人道而未至”呢?我有一个方法,讲出来大家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叫做“同类排除法”。就是当你选定了一个题目准备写诗的时候,先要将历史上同类题材的诗,尤其是名篇,在脑子里进行过滤;前人已经道过的,立马排除。比如说你要写梅花,那就先要了解不同时代最有名的梅花诗,凡是前人写过了的意象,就不写。不断地了解不断地排除,你才可能达到“前人所未道”。排除不了,就是拾人馀唾,不会有好诗。如果前人道过了你还要再道,那就必须“道而未至”。

回头再说写梅花诗。写梅花诗至少先得从唐朝开始排哦,唐以前的就暂且不管了。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是郑谷改的。本来是“昨夜数枝开”,郑谷说:数枝不显其早,一枝开就够了。我们再写梅花,你就不能继续“一枝开”了,人家“一枝开”过了,你“二枝开”或者“三枝开”还差不多,但那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所以这个要排除。

唐朝人写过“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了,宋朝人怎么办?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最有名的两句,与那个“一枝开”就毫无关系了。林逋写了,王安石还要写啊,他既不能“一枝开”了,也不好再“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于是各借一点:“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用一点,“雪”也用一点,但都不是你们的原样了。他是……还不能说是“道前人所未道”哦,也不能说是“道而未至”,但基本上排除了林逋和郑谷,只是借了一点影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好诗。

越往后越难写,好的都叫别人写过了。但也不能说前人写了,后人就不写了。唐朝人写了,北宋人写了,南宋人还要不要写呢?还要写。陆游的梅花诗最多,“暗香”不能说了,“雪”也不能说了,“一枝开”、“月黄昏”什么的都不能说了。放翁也是大才啊,看他怎么写:“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多么新颖!我就是梅花。一树梅花就是一个放翁,或者说一个放翁守定一树梅花。是不是前人所未道啊?我即梅花,梅花即我,这个就是“道前人所未道”。妙不妙,非常妙!

后来的人还要写,元朝人也写梅花。王元章:“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外在形象已经无法措笔了,就写它的内在气质:“只留清气满乾坤”。写它的格。还是梅花啊,是不是前人所未道啊?是前人所未道。

越往后难度越高。到了明朝,又出来一个写梅花的大师,把诗说出来你们就知道是谁了:“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谁啊?高启,明朝的高启写的梅花诗。他这句,就叫做“道前人道而未至”。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陆游有了“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比喻,已经道过了“人就是梅花,梅花就是人”。他还接住这个话题继续写。同样是将梅花与人融为一体来写,不过他用的是“复比”,即用两个比喻:“雪满山中高士卧”,梅花是高士,多清雅啊;“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是靓女,多漂亮啊!跟“一树梅花一放翁”那样简单的自己给自己定位,不一样哦。高启这梅花诗就是“道前人道而未至”。这个难!陆游已经说过了人就是梅花梅花就是人。你还要说人就是梅花梅花就是人,你就得变,所以就变成美人高士。这种手法用在诗里面叫做“复比”。我顺带讲一下“复比”。所谓“复比”就是拿很多的不同的东西来比同一个东西。像贺梅子的“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衰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个不同的东西来比一个,都是闲愁。贺知章的《咏柳》也是复比。“碧玉妆成一树高”,用碧玉作比,衬出柳的颜色;“万条垂下绿丝绦”,用丝绦作,描摹出柳线的形状。尤其是最后一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比喻真是妙不可言。看似无理:春风跟剪刀怎么比啊?他前面先给你铺垫好了:“不知细叶谁裁出”,柳树的叶子刚长出来的时候,尖尖的,好像是被剪刀剪出来一样。事实上,那是春风起的作用。裁是剪刀的功用,那春风就是剪刀。你串起来想,就会觉得非常妙,无理而妙。这是我附带讲的“复比”。我们写诗的时候可以用复比,用很多比喻来比一个东西,以加重它的艺术感染力。

再回到梅花。梅花都写到高启这个份上了,后人还如何措笔?为什么讲回这个事,因为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今年人日,山西诗友马斗全,做了一首《人日梅花》诗叫我和。讲老实话,我得把前面提到的那些名篇名句全部排除了才能写啊,不然没法弄。不仅高启、陆游、林逋、齐己等远古前贤的不能写了,包括“她在丛中笑”、“雪侮霜欺香益烈”这些近世名家的也不能写了。只要是前人道过了的都不能再道了,都得排除!我出自已的意思,这样写:“与雪偕来自守时,冰怀元不要人知。多情柳眼休相觑,属意平生只有诗。”这个观点前人没说过吧?我是想“道前人所未道”呢。很多人一讲到梅花,就是“傲冰霜”、“斗风雪”那一套,“阶级斗争”味十足,我不赞同。“与雪携来自守时”,梅花与雪一起来,非常的守时,它们应该是互相映衬的,绝对不是“梅雪争春未肯降”,绝对不是“雪侮霜欺”!雪不来梅花就不开,一起来就是友好的、和谐的。“冰怀元不要人知”,梅花的高洁情怀,本来就是不要人家知道的,用不着你去猜。“斗风雪”、“傲冰霜”一类,都是人们在猜。梅花本身的格不是你猜得到的。我这里也是以物喻人,我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你自己的情怀,不一定要别人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守住你的道德底线就行。一定要想人家来知道你,我觉得这个不好。即使有误会也不要怕,只要你是“冰怀”就可以了,别人认同也行不认同也行,就这个意思。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多情柳眼休相觑”呢,柳眼跟梅花扯得上吗?扯得上,你读的诗多就自然扯上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甫他爷爷的诗,杜审言。梅柳渡江,乾坤增色嘛,既然梅和柳一起渡江,那我就可以说“多情柳眼休相觑”。请你柳眼不要自作多情,不要老瞅着我梅花,我不一定喜欢你。这是写梅花“高傲”的一面。“属意平生只有诗”,梅花只属意于诗。也有出处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不是“属意平生只有诗”吗?你要知道这些东西,就会知道我这诗的含量;你要不知道,我这诗也不是非常的难懂啊。是不是啊?我再念一遍你听看难懂吗?“与雪携来自守时,冰怀元不要人知。多情柳眼休相觑,属意平生只有诗”。它不难懂!(掌声)别别别!千万别客气啊。我这是用排除法得来的诗,你要会排除,也能得到。

 

道前人所未道,我是在做尝试,并不是说我的诗就成功了。我希望大家也都做做这样的尝试。这只是“道前人所未道”,还没有达到“道前人道而未至”。我也写过一首自认为“道前人道而未至”的,不妨也跟大家说说。去年“五.一二”地震,四月二十八号到五月一号那段时间,我在四川参加诗会旅游,正好走的地震那条线,到剑门。当时有四十多个人一起去,我写了一首《剑门道中与诸子》。到剑门写诗,你首先就会想到陆游。陆游有一首名作:“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这首诗就是“道前人道而未至”。有哪位知道他是道谁“道而未至”?为什么会因“细雨骑驴入剑门”而问“此身合是诗人未”?这样问的道理何在?想不起道了谁吧?道了郑綮,唐代的宰相。郑綮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大家看了就非常清楚了。他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诗思”所在的几个条件:“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陆游问“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就是反诘这个问题的。我现在不在灞桥,也没有风雪,相同的只有一头驴子,请问宰相大人,我是不是诗人啊?他是这个意思。大家明白了吧:他是道郑綮“道而未至”。“灞桥风雪”换作了“剑门细雨”,单凭这一头驴,应该也算得上是诗人了。如果你不知道它的根由,就会觉得陆游问的毫无道理。

关于“驴子背上”这个话题,道过的人很多。蒲松龄:“人疑京洛羊车里,诗在灞桥驴背间”,重复人家,没大意思;张凤孙:“直把肩舆当驴背,灞桥诗思一时新”,他去四川,坐滑竿(也就是诗中的“肩舆”)爬山,把“肩舆”当做驴背,于是觉得灞桥的诗思一时全新了。这就有点“道前人道而未至”的味道,类似陆游那个。

陆游过剑门,驴也道过了,雨也道过了,可我还得写啊,诗会交了任务的,不写人家不管饭(笑)。我怎么写?这样写:“剑门关外雨帘开,驴阵敲风得得来。能共青山相耳语,此身何是不须猜”。“雨帘开”,雨停了,陆游说的做诗人的条件之一我没有了。他一个驴子独行,我四十多人坐车同去,这就有了“驴阵”之说。因为张凤孙“肩舆”都能当驴背,我坐车自然也能当驴背。四十多个人结成“驴阵”,“敲风得得来”,很气派哦。后边两句是我得意的。什么叫“能共青山相耳语”?我旅游的时候不太喜欢跟大兵团走,经常独自走开,寻一条小路,去听山林当中的元始之音: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我觉得身处自然怀抱,聆听元始之音,就是在跟青山“耳语”,说悄悄话,相互往外掏心窝子里面的东西。人生至乐,莫过于此啊!“此身何是”,能否称为“诗人”,已经不重要了,还猜它干嘛!借着陆游那个是不是诗人的问题发感慨,请大家看看,算不算“道前人道而未至”?这首诗曾经发到网上,很多上网的诗友应该看到过。说好话的不少,包括仰斋老,看了以后也认为“可成诗式”。这当然是奖饰我,鼓励我。我不敢就此满足,“道前人道而未至”,还得继续努力。

我再说一说应酬诗。我有一段诗话:“应酬诗非不能作,作宜认真也。应酬不是应付,总要有些个性方好。以赠答为例,若一首诗如通用礼品,可以赠张三,亦可以赠李四。则此种诗大可不必劳神去作。须得赠老者以杖,赠少妇以裙,赠童子以饼,方可为之。”诗要讲究个性,用送礼打比方,我送给钟老的如果是一条裙子,肯定不行,裙子只有送给黄小甜;送给钟老的最好是一条龙头拐杖。如果来了一个小孩,我就可以给他一块糖或一块饼。送什么,要看对象。所谓通用礼品,就是八月十五送月饼,正月十五送元宵,送谁都行。你写八桂风光,就只能祝贺广西诗词学会换届;不能换一个题目,又用来祝贺山东诗词学会成立。写什么就是什么,此地此时此物,此会此情此景,不可移易。做不到这一点,你的诗就是通用礼品,就是大路货,没有价值,或者价值极低。像某些人写“大庆”诗,先来“风雨征程七十年”,接着“风雨征程八十年”,再过十年又可以“风雨征程九十年”了。换个数字就行,岂不容易?这就是应付!应付非诗人之所宜。

下面说一说我写应酬诗,怎么不应付。

讲两个例子。一个呢,讲我的朋友邀我到浙南去看山,题目是《癸未元宵前二日,友人约赴浙南看山,车中有作》。我先念念这个诗,再来讲如何切题切意:

喜赴清风约,携春过北江。不知山态度,先与月商量。月道亏将满,山应翠覆苍。明朝逢卫八,杯酒尽吾狂。

首句点明关系:朋友是清风,我是赴约;次句“携春”扣住时令,“北江”扣住出发地。三、四句,因为是应友人之邀去看山,不知道山对我会是什么态度,所以先与月亮商量一下。我不是李太白,可以“爱你没商量”。月亮说:“我很快就满了”,显然答非所问;月亮不说,对山的态度就只好猜了:山应该是绿色覆盖了苍色吧?一个是确定的:“月道亏将满”;一个是不确定的:“山应翠覆苍”。正是这一实一虚的“亏将满”、“翠覆苍”,暗中扣住了“元宵前二日赴浙南看山”的关钮。中间四句,全是回环式流水,一气把看山前的全部心理状态写出来了。这种手法,古人的律诗对仗里没有,只在绝句里边有过,如前面说到的“有梅无雪不精神”。结尾要照应一下朋友啊,明天就要见面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借老杜的《赠卫八处士》,正好收这个篇。

这是应酬诗,但不是应付诗。它有极强的个性,限定了只能写“元宵前二日浙南看山”。中秋前二日也会“月道亏将满”,但不会出现“山应翠覆苍”;那个时候是“山应苍覆翠”了。在“元宵前二日”这个特定时间里,也只有江南的山会有“翠覆苍”的变化,换成东北的山,早着呢。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独特用处,这就是所谓个性。

还有一首是写庐山的:

不识翻成趣,幽奇自可探。乱云飞绝壁,高鸟下寒潭。未见心归一,空劳日省三。万言书外事,真有几人谙。

写庐山诗你要把前人最有名的排除,排除不了就翻他的案。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直接翻他的案:“不识翻成趣”,我不认识反而觉得有味道,“幽奇自可探”。寻幽探胜的探,读平声。“乱云飞绝壁,高鸟下寒潭”。为什么写庐山要用“高鸟下寒潭”呢?大家自然地就想起了“高鸟尽,良弓藏”;由此自然联想到彭德怀。但是你不能点得太明了,要把想像空间尽量留给读者。后面两句,又是我比较得意的:“未见心归一,空劳日省三”。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因为人的心,是不能强制统一的,人心一定要保持异,真正的和谐,是要很多人想很多的问题朝一个方向走,而不是要十四亿人想一个问题、做一件事、一个认识,那样就全完了。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保持异性。窗户外边的树,大家都看得到了吧?参天大树,你看它的方向,那个树梢,树枝,是朝上长的;可是那个树根呢,它是朝下长的。方向不一致,它才有生命、有生机。如果我们强迫它一致,把根翻起来要它朝上长,或者说把梢扭下去要它朝下长,这树会怎么样?死了!所以只有保持“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可以统一某些具体认识,但绝对不能统一思想。人的思想,不能统一在一个“点”上,这是哲学。“空劳日省三”,有掌故,刘少奇在《论共产党人的修养》里面引用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话。《修养》在庐山会议以后不久也被推倒了。“未见心归一,空劳日省三”,我也没有明说什么。只是对彭、刘之事有所暗示。最后两句:“万言书外事,真有几人谙”,“万言书”以外的事,我们有几个人真的明白呢?我是不谙的,不知道大家谙不谙。

这是写庐山,典型的个性,翻案翻出来的个性,不能拿来写黄山或者别的什么山。就此打住。谢谢各位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