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文学的星空·当代文学名家展暨韩东诗歌分享会在武定门城墙内的青春会客厅开幕,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夏军,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顾金钟到场致辞,展览正式启幕。
从纸上阅读走到线下展览,在此过程中,读者不仅因此走近作家的世界,还得以体验文学与艺术交相融合的魅力,感受文学的力量。
——不同媒介与形式,让文学更加立体化——
《青春》策划的文学的星空——当代文学名家展项目属于南京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已成功举办了赵本夫专题展、流光金陵的桐城派宗师展。2022年8月,诗人、小说家韩东凭借诗集《奇迹》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本期文学的星空——当代文学名家展特举办韩东专场。
《青春》的策划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的观点不谋而合,“文学策展人是联络、促成和分享者,而不是武断的文学布道者”。
对一本文学刊物来说,其编辑行为就是一次“文学策展”。从去年开始,这种“策展”行为就有了延伸,将文学策展从纸上阅读搬到线下——这就是我们重力打造的线下展览品牌“文学的星空”。
今天举行的“文学的星空”通过作家作品综合展览,结合书影、电影海报等丰富的形式,让读者可以亲临作家的文学生活,走进作家创作的文学世界。
——观展,倾听,走近韩东——
本次展览的形式和以往不同,了解韩东的读者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小说家、导演,除了写诗,也绘画,因此,本次展览的内容和形式都更为丰富立体。图文展示、绘画展陈、电影作品、诗歌课的播放,让观众有了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
高校大学生的诗歌朗诵环节非常生动,他们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朗诵的诗歌是学生们自己选读的,这些源自《奇迹》《悲伤或永生:韩东四十年诗选》的诗作,侧面呈现了当代青年读者的阅读取向。
好的诗歌加上好的声音,真的是完美治愈。
韩东作为当代诗人、小说家,“第三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新状态小说”代表之一。著有诗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及散文随笔集五十本。近两年出版的有诗集《奇迹》《他们:四人诗辑》(和毛焰、于小韦、鲁羊合著)《悲伤或永生:韩东四十年诗选》、小说集《幽暗》《狼踪》以及随笔《五万言》。曾获多种多项文学及其他奖励。近两年获得的奖项有先锋书店诗歌奖之先锋诗歌奖、凤凰出版集团的金凤凰奖章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之诗歌奖等。他提出“诗到语言为止。”强调语言在诗歌写作中的本体地位,推动了中国新诗重新回到语言本身。
“要把语言从一切功利观解放出来,使呈现自身,这个‘语言自身’早已存在,但只是在诗歌中它才成为了唯一的经验对象。”(韩东《自传与诗见》)
从他的作品中,还能看到非常多的深入的诗歌见解。
韩东认为理想的诗歌语言如光线,光线般直接、透彻,又在“大质量的引力”作用下呈现弧度之美。寻找引力之源,而不是表达它。诗歌理想的状态是“流水之于圆石”。流水是说语言的流动、起伏和回旋,圆石是说语言黏合物象而成的块结。在韩东看来,诗歌不是语言的“变形”,而仅仅只是以语言为目的。
“诗歌是一种沉默,字里行间,开始以前,结束以后。”
诗的确和情绪有关,但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情绪的抑制。韩东认为在诗歌中有三种情绪是正当的,赞美、悲伤和幽默。现代诗的本质是自由,困境亦然。怎么写都可以,但需要某种来自个人的创造性的秩序整合相关因素。任何自外部建立秩序的努力都有违现代诗的根本。古典诗歌也需要来自个人的创造性的可能,但它的难题是在“不自由”中开辟道路。
当代文坛的很多作家,都是诗歌创作起步进入大众视野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感受诗歌给我们带来的诗意,但很少有诗人向大家讲述如何进行诗歌写作。韩东的《五万言》就是一本记录他“思考的痕迹”的书,也是他首部关于创作与文艺的言论集。为了让更多热爱诗歌的赤忱者学习专业诗歌创作知识,学习前辈诗学经验,《青春》编辑部特邀韩东推出了“青春课堂”写作课。写作课的精彩视频也在展览现场做了一处装置公开播放。
韩东与《青春》关联十分紧密,这要追溯到两代人的奋斗岁月。方之、李潮、韩东是爷儿仨,都曾在《青春》工作。爷儿仨都是优秀的作家,诗人,都为一本文学刊物奉献过青春和智慧,这在世界文学期刊版图内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韩东也走上了文学道路。韩东在《青春》主持的“青春新视界”“韩东读诗”专栏,佳作频出。
——多种观念碰撞下的分享会——
在韩东诗歌分享会环节,在场嘉宾作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主办方邀请了江苏省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鲁敏,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傅元峰,《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第二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评论家何同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第三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李黎,诗人、诗集《奇迹》策划人马铃薯兄弟。
对于韩东诗歌的阅读体验,傅元峰和鲁敏都谈到了“可亲可近”,下面附上嘉宾的精彩发言。
傅元峰
采访下鲁敏,刚刚听了孩子们的诗,有什么感受。
鲁敏
非常高兴能够听到来自各个学校,不管是哪个学科背景,都还有这么多的人在读诗,又以这么端庄的,深情的方式朗诵,希望大家的生活中还能留有时间给诗歌。
傅元峰
学生阅读得很真诚,不过从中我也感受到一种隔阂,其实,韩东的诗歌,更多的时候,适合一个人利用自己的方言,慢下来朗诵。他的诗歌是一种给文学和音乐更多可能性的诗歌。
鲁敏
韩东的诗歌,对于很多非专业的读者是非常友好的,适合与人分享。有很多诗带有知识分子素养的写作,学者化明显。还有一些诗,意象跳跃很大,具有抽象、诡谲的比喻,但韩东的诗既能很好分享,又有深度。
傅元峰
韩东的文学世界,是可亲可近的,但你真想走近他的时候,又感觉很远。
鲁敏
韩东的诗歌,有种既在其中,又不在其中的感觉。会有一种宽广的理解,这种理解会体现在诗歌和小说中。他的诗歌有虚实性,就像四格漫画一样,有清晰的呈现,给人共鸣感。
傅元峰
韩东的诗歌确实在当代给汉语提供了静物化的功能。
鲁敏
我们不要在作家获奖时再去读他的作品,获奖只是一个推荐读者阅读的范本。我们应该在日常就能选择喜欢的诗歌和作品去阅读。在这里,我特别推荐韩东的另一本书《五万言》,这本书会比诗集让学生更有阅读的体验和收获。一个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呈现他的思考。
关于韩东诗歌的四十年写作与贡献,李黎、何同彬和马铃薯兄弟作了深入的交流,精彩发言如下:
李黎
一个作家二十几岁开始写作,至今有四十几年,很多人也都出版了四十年诗选。相较于其他诗集,韩东的这本诗集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写作从伴有争议性,到跳脱这类写作,开始考虑永恒、整体的内容。韩东从最初到现在,语言的气息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并未受外在的影响,而是来自个人的影响。
何同彬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写过韩东诗歌的研究资料,研究韩东的诗歌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研究他的小说的。韩东的影响力很大,无论是诗歌史还是文学史,“他们”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个人觉得韩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论是韩东“他们”所建构的诗歌生态,还是其个人创作,都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韩东的《悲伤或永生:韩东四十年诗选》里看,他的诗歌写作一直在思考,不同阶段都在提高他的写作的敏感度。
马铃薯兄弟
在南京,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传播方面都是水乳交融的。这离不开南京的文化机构、组织,不论是书店,还是刊物,比如《钟山》《雨花》《青春》包括民刊《他们》。在我看来,韩东是中国当代文学非常重要的成果。在做编辑的时候,我对韩东作品的阅读,和刚刚年轻朋友阅读的诗歌,有了非常不一样的体验,每一句都能抵达你内心的深处。说说《奇迹》,在韩东获鲁奖之前就有了很好的反响,出版一个月,就开始加印,距今一年多共印6次,非常开心能有众多读者喜欢。韩东一直在路上行走,不断地往深处走,不断超越自己。这本书是一本朴素的书,《奇迹》是韩东自己拍摄的照片,形式和内容找到了一种气息上的吻合。
李黎
我前段时间梳理了一下,韩东个人有多重身份,一是诗人——写了四十多年;二是小说家——九十年代开始写小说,有若干长篇小说;三是格言作家;四是随笔、专栏作家——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文体,思考在其中更容易发挥;五是剧作家、文学活动家;六是文学编辑——《青春》的编辑、《芙蓉》的编辑;七是布道者(文学老师);八是《青春》杂志退休干部;九是鲁奖得主;他有一个特点,一直围绕文学在做努力,并未有所偏移。
马铃薯兄弟
韩东对青年学者关心是始终在努力做的事。
——韩东和《青春》——
韩东
《青春》是我父亲方之创办的,我的哥哥也在《青春》做编辑,受他们影响,我也开始了文学创作,我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青春》,第一次获得文学奖也是在《青春》。虽然去年我从《青春》杂志退休,但现在也一直在主持栏目。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青春》是不得了的存在,当年它的最高发行量达65万册。不少作家说没想到《青春》居然一直办到今天。80年代的文学热退潮以后,很多文学刊物都不复存在了。所以《青春》还能继续扶持年轻人,真的很不容易。我当年第一次发表作品时,就是在大学期间。最后送给大学生一些我想说的话:把自己热爱做的事情和谋生放在一起去做的时候,真的是一种天赐。现在我并未觉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我仍然在写作的路上。
——因为热爱,我更期待《青春》的未来——
李樯
我接着韩东的话,谈一谈。韩东讲热爱,在他坚持的事情上,坚持了四十年,已经成为了高峰。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十年,也能成为专家。
他的处女作在《青春》发表,其实很多当代名家都在《青春》上发表了处女作。我也提前预告一下,《青春》明年开始,将全面面向大学生。我们不会以名家要求去看待你们的作品,更多的,是抱有鼓励大学生写作的初衷去对待作品。未来,一定有成为大家的潜力年轻作者出现。
从热爱开始写作,到回归,我有很深的感触。我在大二的时候,在南师组织文学社,那时我邀请韩东到学院和社员交流,邀请老师申请一点经费。也是受韩东和《他们》影响走上文学的道路,很庆幸,自己能够从热爱到现在成为了《青春》主编,给更多大学生走上文学道路的机会,所以我更期待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给《青春》投稿,你不仅有被发表的机会,你就是下一个文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