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萍诗集《风怕晚》发布暨诗歌研讨会举行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10-21 浏览量:

  

 

 

 

  

 

 

  12月4日,由市作协、市网络作协、建湖县委宣传部、建湖县文联共同主办,建湖县全民阅读办、建湖县融媒体中心特别支持的青年诗人王一萍诗集《风怕晚》发布暨诗歌研讨会,在文脉厚重、风光秀美的水乡建湖举行。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曙光,建湖县政协主席俞进虎,建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乔宗华,建湖县政协副主席、县文广旅局局长、县文联主席徐守忠,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义海,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陆应铸,市作协名誉主席张晓惠,市作协副主席、市网络作协主席管国颂,市作协副主席徐社文、邓洪卫、李国富、范进,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徐向林、副秘书长陶林等出席新书发布会。省作协《扬子江》诗刊编辑、知名诗人麦豆应邀到会指导。知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姜桦、袁杰、孙曙、王玉琴、余学文、张大勇、张厚生、还宝生、郑中顺、雷火、姚梦、宗昊、孙爱民、吴茂华、陶天真、郭苏华、梁友彬、祁和山、嵇绍波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当天上午,与会领导和作家共同见证了诗人王一萍诗集《风怕晚》发布仪式。发布会上,俞进虎在致辞中说,建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浓厚,文艺人才辈出。此次在建湖举办王一萍诗集发布和作品研讨会,对建湖文学事业发展成果是一次检阅,也是一种肯定;麦豆从发现和培养青年文学人才的角度,介绍了王一萍近年来的成长过程,同时对王一萍寄予希望:认准目标,挑战自我,追求品质,提升境界,走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张曙光在致辞中指出,王一萍是盐城作家群体的优秀成员,也是盐城文学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她对文学有一颗虔诚之心,对诗歌创作执着而热忱。希望她继续怀有远大的文学理想,坚持不懈,孜孜以求,书写更加精彩的文学人生;陈义海说,王一萍曾是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生,她走上文学之路,十年如一日坚持理想的文学生活,并且有所成就,是很不容易的。作为她的老师,内心是欣慰的,同时,也怀有深深的感动;徐守忠说,王一萍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这是诗人始终不渝的内心选择和自我要求,更是多年不变苦心经营和勤奋努力的结果。她是建湖文学的希望和骄傲;管国颂充分肯定了王一萍的文学追求和创作成绩,他说,王一萍从《湖海》杂志起步一步步走到今天,作为编辑,见证了她为坚持文学理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相信永葆文学初心和创作热情的她会走得更远。

   诗集《风怕晚》今年10月由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收录了诗人王一萍近年来精心创作的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200余首。全书共分为“天空降落遥远的事物”“伸手看光的人”“每个井口都缺一条绳索”和“风怕晚”四辑,是诗人走上文学道路默默坚守十年潜心诗艺的心血结晶。王一萍是省作协会员,曾参加省第五次、第六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和第四届雨花(诗歌)写作营。近年来,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对文学的向往和艺术的追求,心无旁骛,在实现内部成长、创造精神生活和“自我救赎”的征途上锲而不舍、“一意孤行”,创作了大量兼具艺术特质和个人风格的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扬子江》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延河》《北方文学》《散文诗》《青春》《青岛文学》《太湖》等文学期刊,部分作品入选《中国新诗年鉴》《江苏新诗年选》等多种选本。

   在下午的研讨交流中,与会作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对王一萍近年来取得的文学创作成绩、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个人风格等作出了精到、中肯的评价,同时也对诗人未来从事文学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如何实现“突围”与超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王一萍诗歌研讨会内容摘要:

   麦豆:王一萍是省内进入“主流视线”的“80后”青年诗人之一,她是一个有自己语言风格的青年诗人,毫无疑问,她是有语言天赋的。麦豆结合王一萍的文本,就她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陌生化”和“神秘性”的特质表示欣赏。他希望王一萍多读,多思考,勇于涉猎陌生的领域,以活动为起点,进一步确立自己的风格,以研究语言学和哲学的耐力和恒心,突破传统词语的定义,实现从主观到客观的跨越,用个体的心灵体验,以诗性的语言和视角,写出“真”,写出本真的“物”与“象”。

  张晓惠:王一萍诗风淡雅、细腻,有独特的文字感,从《风怕晚》这本诗集中,就可以看出她有一颗认真又敏感的心灵。王一萍的文字背后,有她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有哲理,也有生命的态度,她写下的是有亮度、有光感的句子。她常常“站在荒草中”,仰望星空,诗就是她心中的明灯,将她的人生照亮。   

  陆应铸:王一萍的总体印象是安静,“就像一首婉约派的抒情诗”,仔细读她的诗,发现其实是一个哲理诗人。对诗集《风怕晚》的印象是:真实、阳光——诗意的真实,诗意的阳光,没有一个生字词,没有一句读不懂,或者说没有一句不理解的意象。感受到一个年轻诗人的真诚,忠诚于她的生活忠诚于她的内心。她的诗句反应了一个建湖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内心真实体悟,很阳光,很真诚,也很王一萍。纯净、平和——写乡野风情,写儿时童趣,写骨肉亲情,都充满了淡淡的温暖与细微的感动,灵感的触发,写作的初衷,主题的呈现,可以看出来,都是善良的、温和的,给人以向上的乐观的积极的精神力量和审美愉悦。厚重、深邃——很抒情,很优美,但并不是轻飘飘的,不仅给人的以审美愉悦,看到了家国情怀,穿越时空的思绪,感受到悲悯情怀,感受到使命担当,有苦涩、有困惑、有痛感,给人以启迪、以深思、以警醒,使这本诗集更显厚重、深邃。 

  

  陈义海:当下,像王一萍这样安静的写作者已经不多了,她在生活的小小一隅,经营着她的“理想国”。她有清醒的语言自觉,她的作品已经显示她语言上的天性。她不对生活唱无意义的赞歌,只对生活做冷静的刻画,有时,她甚至于手握一把温柔的刀子,在现实的肌肤上划开一道“美丽的口子”,用她独特的诗性叙事言说或评判现实。   

  管国颂:在物质生活愈加丰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角度和参与途径、方式更加多元的今天,文学生活无疑不是“唯一最有价值”的生活。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将文学阅读和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把文学和艺术作为物质生活的重要补充和参考,在为现实奔波忙碌之余,为焦虑、枯燥甚至是无所寄托的内心世界注入新鲜的阳光、空气、水分和营养元素,让世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灵魂更加丰润轻盈,实现“心灵复活”和精神升华,殊为不易,也难能可贵。这其中,除了个人理想主义的情怀,还有宝贵的思想能力和精神自觉。诗人王一萍就是这样人,从她的创作经历和作品中可以看出,她把“精神生活作为唯一的真正的生活”(叔本华语)。很显然,文学成功解放了她,引领着她,同时也赋予了她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和更多的意义。  

  邓洪卫:王一萍诗作的特点,那就是安静,从容,不凡,不屈。通过洞悉的场景,从划定的表达范式中,突出层层重围,向千万里之外,发出属于自我的声音;在赋予的意象或表象中,抒发丰富的生命体验。小处着笔,用其精准和细腻柔美的笔调,提升诗歌的纯度,从而使诗歌的主旨更加深邃宽广。 

  姜桦:通读《风怕晚》,感觉惊喜、惊叹。从近几年的创作来看,王一萍显然已经进入一个“井喷”式的成熟期。风怕晚,是现实,但诗人始终年轻。 

  袁杰:王一萍作为江苏“80后”重点女性诗人之一,同时,她也和她这个年龄段的职业女性一样,承担着职员、妻子、母亲、女儿等诸多社会角色。可是,她的作品却没有任何这个群体应有的生活气息和性别特征,是一种完全看不出作者性别的“中性写作”。这种中性化的写作,除了证明诗人有超出同类作家和人群的文学标准和思想境界,还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诗人王一萍从一开始决定追求文学理想的那一刻起,就下意识地忘记或者放下了自己的女性身份,从而使得她的文学创作,拥有了自然而然的高度、更加广博的选择、更加宏阔的视野。由此,盐城乃至江苏文学界,少了一个吟风弄月、温婉知性的女诗人,多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严肃作家。这是诗人的幸运,也是文学的幸运。他希望王一萍多读大师的作品,把自己清空,慢慢地写,做一辈的诗人。   

  张大勇:王一萍的作品要从自然、世象、回忆、心灵四个层面来进行解读。同时她在诗艺方面的特色特质是清新隽永的语言与表达,让一萍之诗超脱于众。独到深邃的视阈与观照,让一萍之诗关切至上。婉转眷念的情结与心绪,让一萍之诗美丽忧伤。   

  孙曙:王一萍的诗写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写作,王一萍的文字有着巨大的力量感,她是“硬”的,是“刚”的。在盐城再疯狂的风到夜里也会软和,所以有了俗语风怕晚,有了《风怕晚》这本诗集。王一萍安静的表皮下是呼啸的风,她的诗是《野草》所言“死火”,是脚底下突然的深谷,细细的裂纹突然刀劈斧削的深邃。作家庞余亮对王一萍的寄语:胆大的人有出息;天资好,但要用阅读来储备语言;读就要读国外的经典。  

  王玉琴:读王一萍的诗,感觉她是一个珍重自己天然心境的人,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光,她对人世的体察,对底层人的敬畏,以及纤细景物中丰盈的人生哲理。她的诗干净、天然,笔触细腻精微,语言灵动唯美,善于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在遵循传统中也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另外,王一萍能够自觉遵从内心的声音,排除故意的宏大化,同时,善于描摹百态人生,挖掘人性之光。 

     陶林:王一萍作品的特点是没有文化的负担,她以非常个人化的写作,不装深沉,不做作,以纯美的眼光注视着家乡的自然万物,轻轻地吟唱。王一萍写下的句子们,不需要追问意义,精准地传导着感觉与感情。她甚至也不喜欢作任何的判断,明确表达出对某种意见的态度,或者自身的智认。读她的作品,能读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不仅仅是多愁善感亦或多姿多彩,而是一种介乎“存在的去蔽”“物哀”与“灵语”之间的崭新表达。  

  宗昊:王一萍的诗澄澈睿智,如空谷里的幽兰,有原始的底色,这一切都可以在她的诗集寻找到踪迹:风、水、叶、鸟……时不时为我们呈现着她个体的生活经验与想象的融合。然而,她并没有写下我们所猜想的桑麻耕读式的小怡然,相反则另辟蹊径,她的书写面向更宏观的部分,完全摆脱单向的写作。她“在微风的边缘”,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无时无刻不在抵御虚无。“晚风”之下,更多的是她对世态的洞察,因此她的句子也隐隐有了云谲波诡的力量。 

  研讨中,余学文、还宝生、姚梦、郭苏华、张厚生、孙爱民、陶天真、吴茂华、原色土、刘步春、陈玉柱等盐城本土作家和诗人也都热烈真诚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少作家表示,在王一萍的作品中,看不到虚无的歌颂、世俗的抱怨和严苛的批判,然而,这并不代表诗人王一萍就是一个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或者自我封闭的人,相反,这反应了诗人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听从内心的自由心性,让人读到了她看清生活本质的沉默寡言、矢志理想的精神自洽、摆脱欲念束缚的人生境界。这些,是文学对人的塑造、丰富和提升,是艺术对人类生活的根本作用之一。王一萍无疑是幸运的,她比很多人早一些参悟到了这个真谛,并且得到了它的眷顾。也有作家表示,王一萍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客观世界的改造,凭借一首首抒写自然万物、描摹理想生活、探秘精神世界的作品,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自己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毫无疑问的是,只要通读新出版的沉甸甸的诗集《风怕晚》,再看一看诗人王一萍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我们完全可以确信,文学,是她一贯的人生理想,诗,始终是她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