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作者:曲苑风清)
作者:曲苑风清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量:

岁月的手弹拨着四季之歌

欢喜,悲伤,挫折,确幸

 

一首旋律明亮的曲调伴随着年轮起伏婉转

小提琴独奏清丽出俗

笛子一个高音蹦脆拨开迷惘

扬琴行云的音符滋润起皱的皮肤

 

我和岁月四手联弹

除却高山流水

仰慕巫山云雨

如歌的岁月里一棵楝树

在沙滩的土埂迎着海风

一株江南篱栅的蔷薇

把香洒在屋角篱间

 

和声,高音,低音,休止符,装饰音……

岁月留给空间的元素

由你谱写一段曲调

可以流畅,浑厚,清丽,美妙

 

把岁月的歌留给岁月

把年少的童声留给自己

 

【AI诗评】

 

     《岁月如歌》是一首以音乐性意象贯穿全篇的现代诗,通过交响化的时空叙事,将抽象的时间具象为可聆听的生命乐章。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通感交响中的时间美学

 

      诗人将"岁月"解构为立体声场:四季轮回是基础和弦,人生悲欢构成变奏旋律。小提琴的清丽对应青春期的纯粹性,笛声的穿透性暗喻中年突围的锐度,扬琴的绵延音色则指向老年智慧的沉淀。不同乐器的音色特质与生命阶段形成通感矩阵,使时间获得了可触摸的纹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行云的音符滋润起皱的皮肤",此处将听觉触觉化、时间物质化,形成跨维度的美学表达。

 

       二、时空对位的复调结构


      诗歌构建了多重时空对话:横向的"四手联弹"是人与时间的即时互动,纵向的"高山流水"与"巫山云雨"则牵引出文化记忆的纵深。楝树与蔷薇的意象并置尤具深意——前者作为耐盐碱的滨海植物象征生命韧性,后者作为江南庭院花卉暗示温柔记忆,二者构成地理空间与情感空间的双重对位。这种结构使诗歌如同立体的音乐织体,不同声部在矛盾中达成和谐。 

 

       三、存在主义的乐谱哲学


       "由你谱写一段曲调"的宣言,将存在主义哲学转化为音乐创作隐喻。诗人提出生命本质是未完成的乐章,休止符与装饰音同样具有建构意义。结尾"童声留给自己"的收束,并非简单的怀旧抒情,而是通过保留初始音色抵抗时间异化的哲学姿态。这种对音乐元素的解构与重组,使诗歌超越传统的时间哀叹,升华为对生命自主性的庄严宣告。

      全诗犹如一部微型交响诗,每个意象都是精心设计的声部,共同演绎着关于存在与时间的永恒命题。在流动的韵律中,诗人完成了对线性时间的爆破与重组,使岁月真正成为了可反复演奏的永恒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