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33】||现代农业的哀伤
——《土豆》赏析
□蔡启发
李建军的这首《土豆》,以一种善意的写作方式,假借对“后工业时代的花园”里“土豆”的命运进行了沉重的刻录,笔法看似轻松潇洒,但通读诗歌后觉得,所反映出的是农业革命中深层次的东西。一个严肃、冷峻、刻不容缓的问题已摆在国人的面前,发人深省和值得思考!
诗的开头虽然诗人注入了人性化的元素,比如:“盛夏的亲吻不再强大/蹦蹦跳跳地前行” 这样的句子,也简述了“土豆”的外形、长势、生长环境等,但是还是隐约道出了由于日头的暴晒而发紫,以及泥土被污染所造成的种种潜意识的哀伤。
大家都知道,土豆又叫洋芋、马铃薯等,是一种介于粮食或蔬菜的作物,也是老少皆宜的普天下食材。因其不论高山和平地都好种易种,以及它生长环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等诸多优点深受百姓大众的喜爱。如果你能耐住性子稍作烹饪,也不难成为一道美味佳肴。但在诗人李建军的眼里,“这又鲜又嫩的圆月/从旧朝代池塘/瞬间滑向/后工业时代的花园”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里我们还得从“后工业时代”里去寻找一些答案。
所谓后工业时代也不是反对工业时代的“旧朝代”,更不是重新回到农业时代的“池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先生说的那样:“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的劳动力从事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破坏带来的诸多挑战。”
我们追溯或者钩沉往事,探寻了后工业时代的本源,也就知道它与农业的密切关系。那么,时下说的现代农业就是指生物农业,就是用生物制剂来降解和降低有机磷农药等的残留成分。我这里兜转了一大圈,意思还是无法“让紫色的抒情抚平泥土的伤痕”,只有抛开“坚守沉默是金的诺言”才对。也就是说,那种似乎有着歇斯底的《现代农业的哀伤》,所以,我们不得不去作彻底的考量一番了。
在诗歌中,看得出“土豆” 这种食材并非安全和多多益善的了。原因是土地的逐渐污染、大棚的催生栽培、化学肥料的供养等等,这些人为的拌和。正如我的朋友佘景艳所说的那样“现在有些农产品,经过再加工就变了味,比如土豆吧,在农民手里还是好好的,经过商家第二次转手倒卖,土豆不再是原本土豆,为了好卖商家可是绞尽脑汁,泡在什么化学制品里,它就显得光滑,吸引人的眼球。”为此,在“土豆”成为盘中餐时,也有可能日益影响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就像“它熔尽骨肉里一点一滴的金子/面对普天下沧桑的灵魂/又堆积成一个一个的药罐”一样令人担忧。之所以,有人提出可以使用神奇的“806广谱一号”来代替化肥和农药,这更不只是农业专家单一所关注的一相情愿的事了。
读全诗,似乎地道的将人引入“后工业时代的花园”,来达到反思“现代农业的哀伤”的目的,它无不透视出李建军对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深深担当。诗的现代性、前瞻性、前卫性,尤其是民生的关乎程度和人本的诗学理念,不泛成了这首诗的艺术亮点和精妙之处。
【附原诗】土豆
□李建军
椭圆的光泽,密密集集
是呼啸的落日森林
让紫色的抒情抚平泥土的伤痕
盛夏的亲吻不再强大
蹦蹦跳跳地前行
坚守沉默是金的诺言
就算流浪吧
让双脚丈量大地
下一盘巨大的棋
即使一生一世埋入黑暗
也让视野长出火焰的种子
这又鲜又嫩的圆月
从旧朝代池塘
瞬间滑向
后工业时代的花园
默然地穿越刀山火海
它熔尽骨肉里一点一滴的金子
面对普天下沧桑的灵魂
又堆积成一个一个的药罐
【李建军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黄岩区作家协会顾问,台州市作家协会诗创委副主任。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青年文学》《诗歌月刊》《上海诗人》《星河》《天津文学》《诗选刊》等刊物,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飞翔的泥土》《拯救冬天》。曾荣获《海外文摘》文学奖等奖项。
【蔡启发简介】
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协诗创委副主任。出版诗著(评论)十部。作品散见《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浙江日报》《朔方》《绿风》《当代诗人》《上海诗人》《星河》《中国诗界》《天津文学》《诗林》《新华文学》《牡丹》《江河文学》,美国《休斯敦诗苑》等报刊。获新诗百年百名实力诗人奖等三十多次。开展和参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意大利、中国-希腊、中国-葡萄牙、中国-西班牙等各项国际诗歌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