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拯救复苏的冬天
——对李建军诗歌的研究
◎蔡启发
【摘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李建军的处女诗作在《浙江日报》发表,让他初尝当一位诗人的荣耀,而那种为官的向上反而没有使他自豪。在当今社会里,趋利急功的物质刺激让人们的心态失衡,头脑晕昏,心灵异化。李建军又反而寻觅一片宁静,构筑精神的家园。他坚持几十年的业余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他的诗歌作了初浅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诗歌研究 李建军 作品分析 母父亲 拯救冬天
中年诗人李建军是一位在中国最低层摸爬打滚成长起来的基层领导干部。高中毕业就意味着失学,进入当地一家冷冻食品厂,从工人、统计员到人事科副科长,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努力学习,几年后,成为厂党支部书记的同时也完成了在职大学直至研究生学业。了却了大学梦也打从这起他一路风光,调升区委宣传部,又从宣传干事、副科长、科长干起,再调任到区体改委任副主任、主任等职,后来转调区经贸局党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主会主席黄亚洲先生对李建军诗著有这样的高度评价,我认为这是对其人、其诗的最好注脚。他说:“诗人李建军是黄岩区经贸局党委书记,却仍能坚持写诗十多年,他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会议和应酬间寻求一份潇洒的宁静。让我感叹的是他对大地的亲近,他写的都是有关低层的诗,是一种与‘向上’的为官之道截然相反的‘向下’。他为自己的诗歌找到了依存的故土,用简单充满活力的语句,拨动大地的神经”。
无论工作岗位与行政职务如何变动,他那颗爱诗的心丝毫都没有动摇过。自从1975年他的第一首反映对知青插队落户的生活诗,在《浙江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东海》、《星星》、《西湖》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热情洋溢的诗歌,这些作品虽然稚嫩和纯情,但传统的承袭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这让他初尝到了当诗人的荣幸与自豪。在2005年出版诗集《飞翔的泥土》后,最近,他又把几年来散发在《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上海诗人》《中国新诗. 金碟回放》、《浙江诗典》等的诗歌作品集辑成册,交付出版已经在即。我在研究这本冠名《拯救冬天》的诗集力作中,的确发现了他那一颗颗大爱无疆的诗心,一首首诗我读我思考我惊讶,这《拯救冬天》莫不是灵魂的礼品,更不就是那一种“精神的拯救复苏的冬天”吗? 所谓拯救救的是人类的 灵魂,让冬天不再休眠,一切的生灵和事物照样有春天般的复苏生机。
“这是冬天的最后一件礼品/一缕阳光,像一盏灯笼”,大鸟在“风中飞翔的翅膀/不仅仅是它的一种语言”(《热雪》)。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 博科娃在2012年3月21日的世界诗歌日上致辞里这样的描术:“诗歌是语言和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其语言和创作上完全自由,诗歌成为民族特性的构成要素,而且如同音乐、舞蹈和造型艺术一样,它往往还帮助我们构建个体特征。诗歌也是文化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紧密相连的天地。诗歌语言的音韵、隐喻、语法使其成为抵御世界文化与语言贫瘠化的坚强堡垒。借助于对语言的驾驭,诗歌的创造力丰富了保障和平的文化对话的内涵。”
李建军出生于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 ,可以说是凝视着碧绿的波涛 ,聆听着风吹杨柳的声音长大的。然而钱塘江的灰蒙大堤又常常回荡着生命的潮音。你看他的《泡沫之花》:“海潮从天边运来/一连串青峰/也飘去/一片片桃花/桃花流水/谁点燃你的艳丽与血腥/闪电雷鸣/是你的蜂飞蝶舞/这温柔的花里种植着风暴/这恶之花里居住着阳光……”。在当今社会里,趋利急功的物质刺激让人们的心态失衡,头脑晕昏,心灵异化,而医治病态的症状就成了诗人的真诚愿景,这便是拯救的初衷。这里《泡沫之花》的魅力,正是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我们的是潮音夹杂着生命的舞蹈,一种生存的思考,是否隐藏着一位歌者的诗意自居,他如神的笔下是怎样隐约彰显对社会层面的关注。这样的写作毋庸置疑是在从精神到肉体上的考量呢?还是别有所思。在这里,我们为何不能说有着人文情怀的活力四射和生命意蕴的个性色彩呢?或者一首诗写出从人与自然的道德转向到人类自身命运的抗争,这就是说诗歌文本的生命力更多的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承担。
科教文组织庆祝世界诗歌日已有十二个年头了,伊琳娜指出:“多年来,科教文组织在文化领域努力制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文书和文本。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就是科教文组织倡导传播世界诗歌遗产并推动诗歌创作的具体手段。我们必须让诗歌永葆其四射的活力,我们必须认识到诗歌在促进民族和睦方面的作用。今天,我呼吁所有会员国、科教文组织教席、联系学校网络的合作伙伴以及公民社会礼赞诗歌并确保其在教科书、公共场所及城市的墙上占据应有的地位,成为我们共同文化活力的核心内容。在一个快速变革和社会转型的世界里,诗人是民权运动的参与者,他们像唤起人们欣赏世界之美一样,警醒人们关注世界的不公。我们还看到新技术和社交网络流传的短信所具有的潜力,它们给诗歌带来清新的气息,促进诗歌的创作和分享,从而帮助我们扩大与世界的联系。” 在这点上理解,我认为李建军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他的这首《泡沫之花》,是在《拯救冬天》的集辑中作为首选出现的,这就是旨在给人们欣赏美中唤起人类对世界的爱戴,拼弃简陋狭隘的迷茫,让精神的拯救在冬天里得到复苏是有其深刻的承载和展示意义的。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最近的一次接受采访中说:“诗人是人类的良心;诗人要真正站在人类的精神高地上,关注人间疾苦、人民福祉、人类命运。诗歌需要更加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帮助人类走出困境,这是一种责任。诗是通向世界、通向自由的门扉;在不同文化中寻觅‘使人们更加亲近’的因素和内涵。” 我在研究李建军诗歌中同样发现,在他诸多作品中一种精神的高度、人间的疾苦、亲近的内涵同样浸漫其间。在《红辣椒》中说:“红辣椒是另一种太阳/是一种难以弥合的创伤”,“它在天野上奔跑/倾吐着蓝色的光芒/让谁的伤口喷涌血泉/浸染一个血色的太阳/让坟墓里的满面皱纹/点然红烛的一丝光亮/让红灯在寒冷里瑟瑟发抖/夏天的道路铺满冰霜/让漫天的星星腾空而去/只留下孤月灼痛忧伤……”。把红辣椒比喻成太阳直接而罕见,这近似乎白描的写法,使得我不免又会搜索他惊人的想象实力。从红辣椒下笔,慢慢倾诉世事的不平,影射着生命的哲理,一种莫名的忧伤跃然纸上,深切体现了拯救人类和对生存境遇的关注。而《绿色的月亮》则说:“绿色的月亮,我的月亮/你是一只轻衔绿叶的疲倦的小鸟吗/孵化着星星的鸟巢在等你回家吗/你是留有余香的一支玫瑰吗/是刚刚从枝头坠落的一只红萍果吗/你是情投意合的一个句号/是沉甸甸的一份承若/是天空盛情发出的一张请帖”。这是他把笔锋转向温柔的一面,这诗是大自然为人类伸出的绿色橄榄枝般的呈现,真切袒露了诗人精神境界的可贵之处。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作为一个诗人,我写诗时不是将抽象的概念加以形象的说明。我是在自己的心中体验各式各样的印象有鲜明热烈的,有充满活力的,有活泼可爱的,也有五彩缤纷的。” 可以看出李建军由《红辣椒》的“红”到《绿色的月亮》的“绿”,完成了从植物的色彩转换为对自然界色彩的比喻,充分表达了植物的色彩是天造的,这自然界的色彩是他主沉浮的。如此生命的拯救路径,都是在对从虚拟到现实的人文关怀。从而蚕化出他可塑的诗歌写作特色,这即便是对人性的托举,他那纵情的歌唱:“绿色的月亮,我的月亮/我一往情深的新娘”,“绿得那么地意味深长”,“让我抱抱你吧,吻吻你吧/让我取出你身上源源不断的绿色/还给地球/还给生我养我的亲娘”。寥寥数语如后浪推前浪,也是一首诗的结束,将人性化的情怀以排山倒海之势透视了出来,艺术地展给读者,读着无疑是有一种生命的启示与爱的启迪。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一古训赋于了历代文人的使命感,这就是关注时代当下、关切现实社会,与时代共呼吸,和时代同脉搏的关键所在,李建军也不乏其中,真正用一颗跳动的心感悟并且悠悠唱响时代。而教育家易中天又说:“真正的诗人和艺术家,总是能说出人们最想说的话,又说得不同凡响。也就是说,他们传达的情感,是最普遍的;表现的方式,则是最独特的。因为最普遍,所以引起共鸣;因为最独特,所以让人惊叹。这才被尊为诗人,尊为艺术家,被看作民族的灵魂,民族的骄傲,甚至全人类的代言人。”无论白居易无论易中天都异囗同声说出了诗人的使命。同样,李建军在诗里这样说:“一个我是呼啸森林的雄狮/一个我是带着面具的狐狸/一个我是马背上的英雄之花/一个我是被玻璃囚禁的金鱼/这时代的围城如此难以逾越/一千次,一万次”。于是,他发出了“这一晚女儿,你在天上看我,你那里还在发生余震吗”?这种人性的诘问,使得“一朵花被埋在黑暗的废墟下面,像在一声声尖锐地呼吸” 一样。从白居易、易中天到李建军,一曲曲不同时代的乐章,无不刻上时代的良知。因为震惊国人的5.12大地震,让李建军以一位父亲的姿态,发出了时代真、善、美的共同心声,这声音就是人们说的大爱无疆,又因为他是诗人,人类文明的义子,更是作为一个自然人所具有高贵的灵魂之舞。我以为这种时代的内涵,就是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揭示,是他“拯救冬天”的指向,他的诗应该成我们精神生活的风向标,充满复苏的生命活力。
你再看他的《复活》是这样描述的:“整天整夜,一位母亲/在废嘘上,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她的重量,已不在她身上/在民族的额头上/花香充满天堂/在鹰之上,夜色都变成曙光/瓦砾下埋着不仅是人类的哀伤/蓝天上飘来的不单是白衣天使/复活的不只是生命与希望/参与挽留与拯救的,有/波峰浪谷的强音/还有冰山顶上的余光/还有小狗的舌头和山羊的猗角”。复活的意思就是指生命在死亡后再复生,其实这是宗教思想。圣经上说在基督教中,耶稣基督就是在被钉十字架上,三天后从死里复活的。基督教还认为,好人在死亡之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就叫复活,而坏人则下到地狱永世不得复活,复活便是基督信仰的宗旨。我们是否把“复活”理解成一种众望所归呢?在草根社会里,传统文明的道德观念对亲情的唤起是源远流长的,一场灾难失去亲人的生命,让诗人有了切肤之痛,“瓦砾下埋着不仅是人类的哀伤”,“生命与希望”, 这时为什么乍就不能复活了,一种“参与挽留与拯救” 的特定设置,就成了“整天整夜”的梦寐以求。这《复活》复的是让死去的灵魂安详,诗歌写出了对亲人们、同胞们的爱戴以及对活着的生命珍视。
作为一位儿子,他也经历过不少痛苦时期,比如2004年初,诗人家父辞世这给他带来了及大的痛苦。仿佛让他满眼看到的是时代的浮华与喧嚣,一种失落与低落,触动着的神筋又拨动了他诗歌创作的琴弦,用他自己的话说,“诗情像西湖水一样源源不断”。然而在他那里丧父的阵痛不得不想起《父亲的生活细节》:“天空洒下紫色的雨/怎么打湿了我梦中的土地/父亲穿上红雨衣,扛着铁锨/匍匐在摇摇欲坠的防洪堤/浑黄的海水淹没了你/父亲呵,你飘向了哪里”? 诗一开头就重重拾起了浓浓的亲情,慈父的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因为他没有一丝利禄之心的掺杂。这种呼之欲出使得“灯光下,你数着薄薄的工资/钱不会像波浪般密密集集/就把月亮当成瓦片/富裕的心房不会有雪/就让消费像水从手指缝间渗出/老式眼镜读出贫穷和赤字” 沥沥在目。这时诗人想到“离别的前夜,你挥挥手/白色的病房也挥挥手,让我走/你内心集聚巨大的风暴/也只不过是五根纤弱的手指/像小心爬行的螃蟹/怎么就默默地长眠在水底/每个忌日、清明、春节/父亲,你依然在挥挥手/许多次,下班的路上/我远远看见你的背影/可一走近却消失在天际/长跪在坟墓前/恍惚中,你呼唤着我的名字/如此真实与急切/发绿的茅草抚摸着我的手指/像谁在紧握故乡的温情”。父亲是一位老师是威严的长者,他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生活细节,一组组镜头是那样地刻录在脑海之中。
当然,一首诗是否真正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最微妙的情感,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触探到灵魂中那些柔软的深处。我们光就这首近作《母亲的眼泪》而论,的确折射出了诗人对失去敬爱的老母亲之痛,这样的情感伤痛,似乎生命的哀嚎痛彻心肺。“离世前的半个月/从不流泪的母亲/当着我的面流了泪/临咽气那一瞬间/她又挤出了最后一滴泪/这清晨,天空——/这座巨大的医院/也溢满泪水//三年了,母亲/为了您/我们同天上的一双手/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拔河比赛/当它拉走您的时候/拉走我们的不仅仅有泪/谁能给予我们的力量/让地球倒转一千零九十五圈//再也尝不到您煎的鲫鱼/再也不能听见您的叮咛/再也看不见您的眼泪/雪花,怎么不是您最甜蜜的乳汁/太阳,难道不是您最精致的厨房/弯月,不就是您最亲切的目光……”。诗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长兄的姿态携起兄弟姊妹的手与天空的巨手为母亲的生命开展拔河,让脆弱的生命变得庄严,母亲也因此而伟大。全诗舒缓而感人,传递着一种母爱的伟大力量。正如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的,“生命就是上帝。一切都在变化、都在运动,这种运动就是上帝。在有生命的时候,就是那种感知神灵的快乐。”
我与李建军都工作、生活、居住在浙江沿海的台州市,而和他相识却是2005年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的礼堂。之前,我虽然知道他写诗的一二,但我们没有彼此的相关了解。记得那天,我们都在听《诗刊》社庆典活动中大解先生的一场诗歌讲座,大解的讲座大概是:你为什么要写诗?你了解的诗歌背景?你写的是什么样诗?你能走多远?等等,大多是一些对诗歌写作上理性思考的追问。虽然,我对诗歌的热衷到了梦牵魂绕的地步,但是,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和听正规的诗歌讲座的确还是平生头一次。自从那时起,让我与李建军后来了解俱增,友谊渐深。我成了一个对他的诗读得比较多的人,当然,先后为他的诗写过三篇评论文字,那就是:《生命之河沿着家乡的土地流淌》、《精神维度的三重诗境》、《寻求精神家园的诗意还乡》,这是因为每每读着总给我有一种崭新的美感,这也就成为我研究他诗歌的起缘。
说穿了,诗人的事业就是守望好人类精神家园的门户。为此,我想用李建军破译海德格尔对诗人法则的文字作为本文的结语。首先,“诗歌既是对客观事物意境化的反映,又是诗人对自己生存经验的尊重与对语言自身热爱的统一。” 其次,“诗歌要有疼痛感和泪水基因。诗人要经历磨难,制造‘伤口’里既能看到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肋骨,又能看见人民、诗人本人的血肉。”再是,“诗人学识丰富立意高至无疆,一个诗人要放眼世界,高瞻远瞩;更要心怀苍生,脚踏实地。” 我们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就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感谢上苍创造了一年四季,冬天不是荒凉与结束,它是季节的轮回报春的开始。所谓《拯救冬天》,恐怕就是精神的复苏,因为这种关系的依存是哲学的更是诗意的。
【附:参考资料】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诗刊社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4月
2、《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臧克家、吴奔星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
3、《胡风诗全编》,牛汉、绿原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
4《丁芒文集》(理论卷),朱寿桐等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
5、《圣经》,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委员会出版发行,2003年
6、《在河之洲》(评论),蔡启发著,陈鸣、张露群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
7、《诗歌读本:三十三首诗》,李少君著、张德明评,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
8、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 博科娃等引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蔡启发,浙江宁波象山人,现居台州椒江,长期从事水利行政管理和纪检监察工作,出版诗著九部,其中评论一部。迄今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青年文学》《朔方》《绿风》《上海诗人》《中国诗界》《星河》《天津文学》《新华文学》《牡丹》及美国《休斯敦诗苑》、菲律宾《联合日报》等100多家报刊发表大量作品。有论文被编进大学教案例文和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资料,2018年1月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召开作品研讨会,应邀于2019年7月参加中国诗人艺术家,赴俄罗斯参加莱蒙托夫诗歌音乐节,暨出席中俄诗歌高峰等论坛系列活动。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