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朴:新青年诗人诗歌的时代特征与作品缺陷
作者:陈朴 发布时间:2022-03-11 浏览量: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艺创作和科技变革一样,永远要坚持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更大程度地造福人类,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精品力作,出现新的高峰。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在新时代的诗歌发展中,新青年诗人必将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新时代诗歌与新青年诗人如果能融合发展,紧密相连,同步前行,中国新诗的未来必将前途一片光明,为新时代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历久弥新的营养品。


8c1e8cd563ef6099a7631ab0ae04b405


01 新时代诗歌呼唤新气象、新风景、新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诗发展稳步向前,一大批优秀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的同时,围绕“建党百年”“决战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要历史进程中的新恣态、新实践、新常态想,以“小我”见“大我”,从诗歌艺术的“小众”审美体验向走近“大众”迈出了一大步,创建了新时代诗歌的新气象、新风景。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大众基本文化水平提高明显,大学校园以及部分中学校园出现了更多的诗歌新力量,但由于涉世较浅,人生阅历不够丰富,诗歌创作很容易走向一种只是语言与技术的实验品,从而远离人民群众。在乡村向城镇化变迁事实普遍存在的大背景下,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推进,广大青年诗人可以在寒暑假或闲暇时间去乡村深入体验、观察,作为一种写作素材的积累方式。要写出接地气的作品,脚上不粘点泥水,即使写出了,也肯定不能入木三分,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道听途说的二手经验必定只会成为写作中的小插曲,无法达到作品生命力的永恒性。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任何艺术发展到最高层次都离不开这一伟大的历史命题,当下新青年诗人必须时刻要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识。在大多数新青年诗人都写“大学校园”“爱情”“海德格尔”之外,新青年诗人如果要在诗歌上有所建树,更应独辟蹊径。在诗歌同质化愈来愈明显的当下,不走寻常路,向诗坛发出“我和别的青年诗人不一样”的口号,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不是脱离实际,而是诗歌写作走向成熟的一条“超车道”。新时代诗歌呼唤新力量,这正是广大新青年诗人发挥才能走向广阔新天地的时代,只有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更多的诗歌新力量才能拧成一股绳,实现新突破。

 

02 新青年诗人诗歌的时代特征与作品缺陷

 

大量阅读当下80后、90后、00后诗人作品后会发现,不管代际划分诗人群体是否合适,每一代诗人与生俱来的不同物质生活体验形成的精神质地都大有不同。一个诗人在青年或少年甚至童年时在心里和脑海里留下的印记都会最终成为一道无法抹去的烙印,与一生的诗歌创作骨肉相连,血脉相承,从而渐渐形成自我的写作风格与特色。

80后诗人纪开芹在题材与语言的双重开拓中,写出了大多数同时代人的清晰回忆,以“我手写我心,我心真又实”的底线意识,深挖生存经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在细节中透射出深刻的思想认识,让人颇感真切与敬佩。

“在农村呆上几十年,你才能看清大地/到底有多包容/你才能看到,生活在这里的人/怎样把一天天日子过得和大地一样沉默不语”(纪开芹《生在农村》)。

读90后诗人赵汗青的诗歌《季夏即事》,虽然与乡村地里风土人情毫无瓜葛,但同样体现出了“时代之变”中的现实场景,更主要的是将知识与细沙一般的诗意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当下一代青年诗人的诗歌认识境界,刷新了相对较为古板、固化的语言层。

“不合时宜地穿过一群,随音乐舞动的老太太 /如一片刚摘下的叶脉书签,横插进 /百衲本古籍常年无人问津的腰带 /碧蓝如海水的空气里,她们像章法桀骜的 /章鱼和梭子蟹。僵硬松软成一座 /被常年漏雨泡发的图书馆”。

从“书签”“古籍”“章鱼”到“图书馆”的意象变化中,清晰地看到了物质时代,当下大学生诗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的时代需求中,拓展了新的领域。从00后诗人王近松的身上,可以看到当下年轻诗人对于诗歌的虔诚之心与俯身之态。通过个体观察,会发现在更多人沉迷于电子游戏或手机娱乐至上的时代,诗歌作为中华民族千年来一种美好的语言表现形式,仍旧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仍旧有无数人为之日渐憔悴而无悔。

“春花开出花朵,蜜蜂又在花间飞舞/菜地里,母亲用锄头刨开春天/撒下辣椒籽,黄色的辣椒籽/显露在黑色的地上//在春天,不只是埋下种子,就有希望/任何开花的植物,都经过在泥土下的黑暗”(《春天》)。

二十岁出头的王近松,脸庞上虽然稚气未消,但透过“任何开花的植物,都经过在泥土下的黑暗”如此这般有深意的诗句,可看出诗歌水平却已经相当成熟,让人看到了新青年诗人的无限希望。

新青年诗人要融入新时代诗歌发展的新浪潮之中,必须在生活的全方位体验中有所突破。若一味追求城市的繁华,只知道“星巴克”与“万达”,只认识“意大利面”和“寿司”,只会写“飞机”和“法拉利”,成为“拜金主义”的奴隶和牺牲品,那么诗歌水准的提升面无疑会变得狭窄,这样读者就难以体会到木心诗歌名篇《从前慢》中“车,马,邮件都慢”的美学真谛;难以感受到徐俊国在诗歌《小学生守则》中写到的,“从热爱大地一直热爱到一只不起眼的小蝌蚪/见了耕牛要敬礼 不鄙视下岗蜜蜂/要给捕食的蚂蚁让路 兔子休息时别喧嚣/要勤快 及时给小草喝水 理发”的身边之美;无从想象郑小琼诗歌《铁》中,“抬头看见,铁,在肉体里生长/仿佛背对我的荔枝林,有风摇曳/花草弄影,多少铁在图纸间老去”的写作起源。任何艺术正如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诗歌名作所言,“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的同时,都并行不悖地追求着“完美”。这本身并不矛盾,不管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海子的诗歌,肯定都有一定缺陷性,但作为写作者,尤其作为写作经验相对欠缺的新青年诗人,都应该尽力克服这种缺陷性,力求作品的完美度。

 

03 新时代诗歌与新青年诗人的紧密关系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学创作百花齐放,活力奔涌,既承载着博大壮阔的时代气象,也刻写着丰富深邃的心灵图景……新人、新生活,新的观念、经验和情感得到深入观照和生动表现。……要把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文学新力量作为重要任务。广泛协调资源,搭建各类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全方位地发现扶持培养文学新人。”

新时代诗歌的未来必将是新青年诗人的未来,在新时代诗歌与新青年诗人之间,必将会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语境,只有如此,新时代诗歌与新青年诗歌的融合性、紧密性才会无缝连接,实现新的跨越。

一直以来,许多“假诗人”“伪诗人”“俗诗人”都顶着诗人的光环,对诗歌语言的尺度进行着肆无忌惮的挑衅,在“德艺双馨”这条古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诗歌界的写作风气形成了巨大的破坏,以至于对当下诗歌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诗圣杜甫在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时,曾写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千古名句,这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每一名新青年诗人孜孜以求的追求,更应该引起广大新青年诗人的自省。青年诗人张二棍在新诗集《搬山寄》中有这样两行诗:“明明是占领了一堆沙子,他们说拥有了城堡/明明只赢了几枚树叶,他们说获得了勋章”。这般“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写作抱负,是在透彻心灵中写出了诗歌真谛,在丰富语境中创造自己的语境或者独特的语境。为新时代诗歌独辟蹊径,应当成为每一名新青年诗人的写作自觉意识。

打开全国诗歌刊物,主推新青年诗人的潮流已经初步形成。如《星星》的“星青年”栏目、《诗刊》的“发现”栏目、《诗歌月刊》的“新青年”栏目等,一些刊物举办的诗歌夏令营、“青春诗会”以及各种挖掘扶持青年诗人的奖项与机构设置,在大力推介青年诗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为青年诗人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青年诗人吴乙一在《我所希望的》诗歌随笔中写道,“我理想中的诗歌:安静、澄明、朴素、自然、纯粹、直接、通透,但它的本质却是张扬的,有不可一世的棱角,有不服管教的凶悍倔强。”这句话中肯,发自内心,有见地,应该成为更多新青年诗人在新时代诗歌写作中追求的诗歌标准参考之一。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曾写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时代的挑大梁者最后都要依靠青年人来支撑。在新时代,希望更多青年人能爱上诗歌,坚持诗歌的写作,在诗歌中寻求到高贵典雅的乐趣;更希望大批优秀诗人创作出更多优秀经典作品,以诗歌的力量吸引更多诗人放下手机,走进诗歌的殿堂,在文学的桂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新青年诗人,在诗歌写作中应该有新思想,写出体现新时代风貌的新诗歌,赋予祖国每一片大地和每一条河流新的诗篇。正如霍俊明在《新时代·共识度·生长点·世界性——五年来的诗歌述评》一文中所说,“‘新时代’呼唤‘新诗歌’,‘大时代’需要‘大诗人’‘大作品’。‘时代’是复杂的动态结构,而‘新时代’与诗人之间的相互砥砺和彼此命名正揭示了诗歌发展的时代诉求和内在命题。每一个时代的最初发生或转型都亟须新的创造者、发现者、凝视者和反思者,而诗人正是以综合视野来整合时代命题和人类境遇的特殊群体。”期待更多新青年诗人,不负新时代,不负诗歌,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中的新力量,破解更多新时代诗歌与新青年诗人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成为新时代诗歌的“创造者、发现者、凝视者和反思者”,更要成为新时代诗歌的推动者、实践者、追求者和新诗歌经典的缔造者。

 

3b74bf1889edd70cad0c36d9fa79f4cf

作者简介丨陈朴,1985年生于陕西宝鸡,中国作协会员。有诗歌评论作品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诗刊》等。曾获第三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评论提名奖,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