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既精彩也沧桑
作者:阿德
发布时间:2022-06-22
浏览量:
打赏次数:0
点赞:1

诗评家陈仲义教授指出:一首好的诗作应该让读者达到四个层面的感受:感动,撼动,挑动和惊动。我认为左新国的《一棵树》至少能达到前三个。
首先,诗中的联想是开阔和超越的。把头发日渐稀薄,想象成寒风肆虐过的荒地 ;把皱纹日渐增生,想象成冰霜侵袭过的辙痕;把薄情的尘世,比喻为几片瓦的小屋......等等,造境挑动人心。越是担心害怕,愈容易凋零,包括容颜以及其他宝贵的东西。
其次,诗中的感叹出人意料。薄情的人世间,我藏身几片瓦垒砌的小屋,刻画出自然人的胆怯和懦弱。当今人类社会存在普遍性的精神特征,面对岁月的流逝以及自然的更替,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和直面的勇气。畏缩、自闭甚至逃脱是主要心理特征。这种感叹从心底感动读者,激起共鸣。
再者,这首小诗语言技法娴熟。运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面对冰霜和薄情,小树与我的迥异表现,“严寒面前我躲藏,风雪刀锋树抵挡”,冷峻地捅穿人生易老,生命脆弱,随时都会枯萎的现实。日月匆匆,岁月沧桑,天若有情天亦老。读后令人感慨万千、掩卷动容!
通观全诗,只有两个小节,短短七行。第一节叙事,为第二节诗意生发,提供充足的理由和 证据。文字紧凑,互为关联。表面上刻画我的怯弱、躲藏的心理状态,实质上抒发了人类对自然的敬仰和崇拜。深刻揭示:人生既精彩也沧桑。
【附】原诗
一棵树
文/左新国
冬天,我的头发和它一样日渐稀薄
寒风肆虐过的荒地
我的皱纹和它一样,日渐增生
冰霜侵袭过的辙痕
在这个薄情的尘世
严寒,我躲藏在几片瓦的小屋过冬
它面对风和雪的刀锋
点赞
打赏
网友评论
共有
条评论




作者信息




阿德,江苏宿迁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散见《诗潮》《诗歌月刊》《鸭绿江》《星火》《天津诗人》《辽河》《参花》等期刊及众多网络平台,有诗歌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精选》
进入诗人主页